#不识庐山真面目#
与交大、与电气新能源专业的初遇是懵懂的,全英文的授课环境,来自不同国家的外教老师,与中学截然不同的学习模式,工科逐渐深奥的专业知识都让刚刚步入大学的我产生了很多疑问。“新能源专业和电气专业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英文授课?”“这个专业到底要学什么内容?”“上了大学怎么能锻炼工作能力?”
#烦云豁然开#
带着疑问,我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大一学年,从第一次听全英文课(如微积分、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等)的一知半解,到最后课程结课时已经能够实时根据老师讲解进行知识点记录,我发现如果在课前能够对老师将要讲述内容进行笼统的复习,并善于从老师的课堂讲解中提取关键信息,就能够达到很好的听课效果。在听课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英语听力和口语交流能力,也能够掌握很多专业词汇,这对于以后的学习和文献阅读都有很大帮助。
经过了许多课程的学习,我也逐渐领悟外教英文授课与中文授课的不同,外教更加侧重于对概念的理解和推导,而不纠结于复杂的计算和做题,老师除了讲解不必要的知识也会向我们介绍专业的相关最新研究动态,拓宽知识面,课程考察方式也十分灵活。
#机会趁今日#
除了必修专业课程的学习,每学期学院都会邀请行业内的专家来开设相关讲座和研讨会,给同学们提供最新的技术和行业前沿信息,从光伏、风电的发展现状到能源互联想法的提出和构建,这都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也向我们展示了新能源在电力行业发展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学院和学校也在课程学习之余设置了多种多样的竞赛,从数学建模到西门子,从英语演讲到程序设计,从智能制造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涵盖了学生学习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向,通过参加竞赛,同学们能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也有利于同学们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院也鼓励每个学生到国外进行交流学习,每年都会有各类交流交换项目,从短期访学到长期交换项目,只要学生有意愿,并且达到了相关的标准,学院都会尽可能的支持学生。有的项目会提供半额、全额奖学金对学生进行资助。
#工读并举#
不同于高中,大学课时较少,同学们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用于参加课外活动。学校和学院都开设了很多职能社团,有为同学提供志愿服务机会和志愿者交流平台的青年志愿者服务团,有向同学们宣传党的相关理论政策的特色理论学习研究会,有向同学们普及专业相关知识,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等等。这都为你提供了一个大的平台,你可以在这里学习如何进行活动策划、执行、如何统筹各方,如何与人相处,这都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增长经验。